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作者:孙诚
病史资料
血气分析:pH 7.53,PaCO2 27.8 mmHg,PaO2 62.5 mmHg。
血常规:WBC 11.76×109/L,HGB 65.00 g/L,PLT 39.00×109/L,NEU 6.33×109/L,PCT-Q 2.26 ng/ml。
D-Dimer 6080 μg/L,凝血功能(PT 44.4 s,APTT 96.4 s,INR 4.85,PTA 16%,FIB 2.81 g/L)。
pro-BNP 4688 pg/ml。
mNGS(2022-01-08):【外周血】耶氏肺孢子菌(序列数586),CMV(序列数181),EB病毒(序列数3)。【BALF】耶氏肺孢子菌(序列数433),CMV(序列数249),EB病毒(序列数3)。
重症肺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间质性肺病:心衰?过敏性肺炎?尘肺?肺癌疑诊(肺泡癌,癌性淋巴管炎)?风湿免疫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病?
上消化道出血:中度贫血;
低蛋白血症;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浅表性胃炎;
复查患者胸部X线片可见双肺渗出较前增多(图3)。
治疗经过
予奥美拉唑、生长抑素护胃止血,补液;暂予左氧氟沙星+卡泊芬净联合抗感染,完善mNGS检测及细菌、真菌培养;予维生素K纠正凝血,约血小板输注;补充白蛋白;加强氨基酸、脂肪乳的摄入。
血气分析:pH 7.283,PaCO2 35.9 mmHg,PaO2 54.0 mmHg,HCO3- 16.5 mmol/L,BE -9.1 mmol/L。
WBC 7.23×109/L,RBC 2.02×1012/L,HGB 53 g/L,PLT 38×109/L,NEU 4.09×109/L,LYM 16×109/L,EOS 0.85×109/L。
尿常规基本正常。
Pro-BNP 19892 pg/ml。
感染三项:PCT 2.65 ng/ml,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71.5 mg/L,CRP 162.77 mg/L。
肺炎三项: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IgM均阴性。
曲霉抗原+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均阴性。
人巨细胞病毒DNA 1.37×102/ml。
涂片未发现抗酸杆菌和真菌。
风湿四项:CRP 88.6 mg/L,余皆正常。
体液免疫功能:IgG 7.22 g/L(↓),余皆正常。
自身抗体、血管炎四项均阴性。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652 cells/μl,CD3+CD8+ 421 cells/μl。
细胞因子:IL-6 96.59 pg/ml(↑),IL-10 22.95 pg/ml(↑)。
肿瘤标志物:CEA 8.850 ng/ml(↑),CA125 115 U/ml(↑),CA724 18 U/ml(↑),Cyfra211 18.2 ng/ml(↑),NSE 17.1 ng/ml(↑),tPSA 6.570 μg/L(↑),SCC 33.77 ng/ml(↑)。
mNGS:【血液】细环病毒(序列数389),CMV(序列数836),EB病毒(序列数163)。【痰液】屎肠球菌(序列数103),热带念珠菌(序列数1377),细环病毒(序列数143),CMV(序列数26544),EB病毒(序列数304)。
病情第一次恶化
血常规:WBC 10.58×109/L,RBC 2.38×1012/L,HGB 70 g/L,PLT 76×109/L,NEU 7.27×109/L,LYM 1.41×109/L,EOS 0.54×109/L。
PCT持续升高,最高达7.87 ng/ml。
予美罗培南+卡泊芬净+更昔洛韦覆盖阴性菌、真菌、病毒。继续奥美拉唑+生长抑素抑酸护胃治疗。
3月7-10日复查胸部X线片可见双肺渗出较前明显吸收(图7)。
好转明显,间断停机,为脱机做准备。尽管治疗过程中调整了抗生素治疗,但患者肺部病变的吸收情况超出预期,因此考虑除外感染性疾病,其他如心衰、过敏性肺炎等是否也可能是病因?
心电图(院外):窦性心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倒置。
肌钙蛋白无明显上升,pro-BNP动态变化,最高可达35000 pg/ml。
感染指标:WBC 11.48×109/L,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波动;PCT总体呈下降趋势。
予重新接回呼吸机,PEEP调至7 cmH2O,控制出入量;予比索洛尔减轻心肌耗氧量,螺内酯+氢氯噻嗪适当利尿。
治疗2 d后复查胸部X线片可见患者双肺渗出较前明显好转(图9)。
图12 患者胸部CT(2022-03-28)
作者简介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临床工作5年,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累计影响因子9.5
毕业论文于2018年获评“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
2021年参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年医师授课大赛”并荣获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呼吸危重症的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治及相关机制研究
【注:本文仅用于学术内容的传播和交流,不用于任何商业和推广】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