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登录
方式

为重症救治赋能

为患者康复加速

当前位置: 首页 呼吸e站 经典推荐

ECCO2R在ARDS中的应用

姚孟英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ICU 发布于2023-03-01 浏览 2129 收藏

作者:姚孟英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ICU

一、ARDS相关肺损伤

ARDS是非心源性肺水肿,机制为肺毛细血管渗漏,其特点是病变呈非均一性,在呼吸机支持时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众所周知,VILI与容量相关,较大潮气量会引起严重的容量伤;同样,压力(包括平台压和驱动压)增高也会造成VILI。当驱动压>14 cmH2O,患者的生存明显下降。为了维持肺泡的开放,机械通气需要适当的PEEP,如果PPEE过高,也会造成VILI,并与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高PEEP患者死亡率增加。此外,在机械损伤的同时也增加了生物伤,在VILI严重区域,炎症因子明显增高(下图右上红色区域[1]

图片

图源: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 175:160-166.
VILI与病肺接受机械通气总功率呈正相关,随着功率的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逐渐偏离中位数,出现明显增高。呼吸机的功率除与压力、容积、流速相关之外,还与呼吸频率密切相关[2]。所以,呼吸频率增加是导致VILI以及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图片

图片

图源:Sarpa Netl,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8.

二、高碳酸血症的危害

由于VILI,ARDS患者需进行保护性通气策略(LPVL)甚至超保护性通气策略(ULPVL),主要为小潮气量、限制平台压、适当的PEEP以及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既能满足生命支持又尽可能减少VILI。高碳酸血症是基于ARDS肺保护机制不得不接受的副作用,是在双刃剑面前机体可以承担的妥协,但过高的碳酸血症将会有极大的危害。当体内CO2增高,会引起通气量和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肺损伤加重[3]。所以高碳酸血症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通过OVID平台在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中检索了1946年至2021年发表的文献,对29项研究(10101例患者)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急性高碳酸血症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和短期生理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非保护性通气的非高碳酸血症患者相比,保护性通气的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患者的死亡率较低;与保护性通气的非高碳酸血症患者相比,保护性通气的强制性高碳酸血症的死亡率增加。高碳酸血症的发病机制(保护性通气下的允许性或强制性)与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4]

高碳酸血症可以引起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需要注意的是,肺是一个高容低阻的脏器,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肺水肿、肺修复能力降低,加重肺损伤,同时还会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平均肺动脉压增高,呼吸驱动增强,进一步引发急性肺心病(ACP)。
图片

来自49个国家927个ICU的1899例中重度ARDS患者的3项前瞻性多中心非介入性队列研究进行了二次分析,在分析48 h内PaCO2最大值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PaCO2≥50 mmHg时患者死亡率较高,严重高碳酸血症(PaCO2≥50 mmHg)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器官衰竭更多,预后更差。严重高碳酸血症(PaCO2≥50 mmHg)是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5]。因此,对于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数值必须严格限制。

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肺血管收缩,增加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导致右心室功能衰竭,引起急性肺心病(ACP)。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aCO2与ACP独立相关;PaCO2>60 mmHg与ACP相关。前瞻性多中心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严重ACP与住院死亡率独立相关,PaCO2>48 mmHg与ACP相关。在限制高碳酸血症以及LPVL的同时,应注意采取右心保护性通气策略,预防肺动脉高压和ACP的形成,降低死亡率。
如何才能降低体内产生的CO2导致的副作用?早在1977年就已经开展了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ECCO2R)的动物实验,该试验证明CO2可以在体外完全被清除,当CO2完全被清除时,通气量下降为零[6]

图片

图源:Anesthesiology, 1977, 46(2):138-141.

三、ECCO2R的机制

ECCO2R最主要的治疗机制就是CO2在体内“溶解-饱和-离散”的性质,CO2在血中的溶解度非常高,饱和速度也非常快,在血中的弥散速度是O2的23倍,同时其离散速度虽然与血流相关,但不像O2那样依赖于血流量。CO2在血中运输,80%~90%转化为碳酸氢盐和H+离子,5%~10%与血红蛋白绑定,5%~10%溶解于血浆,碳酸氢盐相当于一个储备池,而这种溶解具有高溶解度,无饱和上限,快速弥散。PaCO2轻度变化就可以释放出大量CO2,1 L血液中,总的CO2容量可以高达500 ml,人体每分钟产生250 ml CO2,理论上,每分钟清除250 ml CO2,需要清除治疗500 ml血液。如果完全依赖于ECCO2R,仅需500 ml/min血流量即可。所以如果患者出现CO2潴留,应用膜交换ECCO2R技术对血流量的要求低,可以应用在此类ARDS或COPD患者。
如下图所示,PaCO2在40 mmHg大气压下,1 L血液中含有500 ml的CO2。同等情况下,1 L血液中含有不足200 ml的O2,而且随着压力的增高,O2含量有饱和上限(200 ml/L血液),而CO2含量可以非常高,在血液中的含量无饱和上限。
图片

四、ECCO2R的影响因素

ECCO2R的影响因素有三项,分别是血流量、气流量、膜材及面积。

近年广泛应用的体外人工膜氧合器(ECMO)可以同步清除血中CO2,原理是通过血液和空气中的气体交换。氧合器的膜外给予纯氧,依赖膜内外CO2压力差,血液中CO2扩散到膜外,通过CO2交换和O2交换来实现CO2清除和改善氧合的目的。ECCO2R氧合器在血流/气流比为1:15的设定下,血流量100 ml/min、300 ml/min与500 ml/min,CO2清除率分别为45、110、175 ml/min,实际的体外试验,500 ml/min血流量的CO2清除率约为200 ml/min,理论上CO2清除率能到达90%,而人体产生CO2为250 ml/min,所以300~500 ml/min的血流量可以完全清除CO2

CO2的清除与氧合器的膜面积也有关,膜面积越大,CO2的清除效率越好。膜材一直在升级中,材质包括聚甲基戊烯;磷酰胆碱涂层优化生物相容性,并降低炎症或栓子形成的风险。在研制膜的构型时,很多应用了散片或蜂窝技术来增加膜交换面积,用内含泵技术减少血制品的破坏。

五、ECCO2R设备及耗材

目前可用的ECCO2R设备和耗材包括以下几种:
(1)iLA Activve:这是一款无泵装置的用于动脉端和静脉端两侧联用的耗材,是单一的CO2清除套件,采用独特的免血泵和对角线单腔作业设计,血流量为0.5~7 L/min,供不同的血泵/CRRT平台选用。这种耗材在国外应用非常多,但国内尚未引进。该装置操作简便,在动脉端和静脉端连接一个通路,利用这两个血流之间的压力差直接进行交换。其缺点是血流量不易控制。
图片
(2)ABYLCAP:这是一款泵和膜分离的装置,膜肺作用面积为0.67 m2,血流量最大为450 ml/min。
图片
(3)DECAP/DECAPsmart:特点是结合了一个超滤器(最大达6 L/h),使CO2清除效率增加。膜肺最大面积可达1.35 m2,血流量5~450 ml/min。二次泵入,提高交换效率。
图片


(4)Hemolung RAS:利用滚动搅拌装置来增加气血交换效率。主机单元专业设计,主动混合技术,膜肺0.59 m2,双面涂层使得抗凝改善,提供颈内和股静脉套件,血流量为350~550 ml/min。
图片
(5)PALP, MAQUET®:超便携用于心肺支持危重患者转运,也可用于V-V ECMO。膜肺面积1.3~1.5 m2,血流量0.5~7 L/min。
图片
(6)PrismaLung:应用CRRT平台联合多品牌的膜肺自己搭建的平台。
图片
(7)OMNI Pro:在我国唯一上市的设备,有独立的二氧化碳清除的膜肺,也可以联合CRRT应用,用于氧合指数80~150 mmHg的中重度ARDS高碳酸血症患者,也适用于CRRT患者。
图片

六、ECCO2R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研究

XTRAVENT研究入选了成年ARDS患者,对照组采取LPVL,研究组采取ULPVS+ECCO2R,结果发现两组患者28 d和60 d无机械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亚组分析发现,在氧合指数<150 mmHg的ARDS患者中,研究组28 d和60 d无机械通气时间改[7]
SUPERNOVA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成人中度ARDS患者,主要分析LPVL患者联合ECCO2R能否达到ULPVS目标[8]。研究结果显示,8 h达到ULPVS的患者比例为78%(95%CI 68%~89%),24 h达ULPVS的患者比例为82%(95%CI 76%~88%),平均ECCO2R持续5(3~8)d,39%的患者出现ECCO2R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28 d存活率高达73%,院内存活率为62%,高于ARDS的平均水平。呼吸力学指标,无论容量指标还是压力指标都有明显下降,pH也有好转。分层研究将患者分为高CO2清除组和低CO2清除组,可以发现高CO2清除组的ULPVS达标率更高,呼吸频率下降和pH好转情况优于低CO2清除组。所以,研究得出结论:中度ARDS患者应用ECCO2R可以实现ULPVS,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较少,安全可行。
一项大样本非盲法多中心RCT研究(Rest Trial)得出了相反的结论[9]该研究入组了PaO2/FiO2<150 mmHg的ARDS患者,标准组采取LPVSECCO2R组采取ULPVS联合ECCO2R。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从绝对数值来看,ECCO2R组患者似乎稍高一些;两组28 d无机械通气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ECCO2R组为7.1 d标准组为9.2 d,而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是难以接受的,所以该研究被提前终止。
2020年欧洲专家共识指出,在ARDS患者中,ECCO2R疗法的适应证是UPLV,减少VILI,这是预计通过降低潮气量、平台压和驱动压以及呼吸频率来实现的[10]。专家共识中也提出了筛选获益人群的标准:驱动压和平台压明显增高,PaCO2>60 mmHg,pH<7.25,呼吸频率>25~30次/min。

图片

图片
对于有高碳酸血症或CO2潴留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作为首要治疗措施,但很多患者使用呼吸机后仍有严重的高碳酸血症或CO2潴留。过去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调整呼吸机参数,升高驱动压、平台压等参数,但当呼吸机参数的调整超过了指南推荐的安全范围时,就可能导致气压伤,造成肺炎加重或其他并发症发生。此类患者就可以采用ECCO2R,无论患者有无AKI,使用ECCO2R的主要目的是辅助调整呼吸机参数,改善患者的驱动压和平台压,实施LPVS。专家共识提到上机治疗指征,也提到了ECCO2R的治疗目的之一就是将患者的驱动压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14 cmH2O),平台压降25 cmH2O以内,控制呼吸频率,降低pH和PaCO2
2019年,我国《体外膜式氧合治疗成人重症呼吸衰竭推荐意见》指出:对于有气压伤高风险或有明显CO2潴留的ARDS患者,可采用ECCO2R有效降低平台压和潮气量或CO2水平,并改善右心功[11]

七、小结

ARDS患者应用ECCO2R是为了达成LPVSULPVS,同时保护右心功能,适用于轻至中度ARDS患者,其获益风险比具有异质性,为了增加获益,我们要预测能够获益的患者,尽量将这项技术微创化,包括穿刺的耗材、应用的仪器和设备,尽量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Terragni P P, Rosboch G, Tealdi A, et al. Tidal hyperinflation during low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 175:160-166.

[2] Bellani G, Laffey J G, Pham T, et al. Epidemiology, Patterns of Care, and Mortalit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50 Countries[J]. JAMA, 2016, 315(8):788-800. 

[3] Vaporidi K, Akoumianaki E, Telias I, et al. Respiratory Driv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0, 201(1):20-32. 

[4] Gendreau S, Geri G, Pham T, et al. The role of acute hypercapnia on mortality and short-term physiology in patients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for ARD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Intensive Care Med, 2022, 48(5):517-534. 

[5] Nin N, Muriel A, Peñuelas O, et al. Severe hypercapnia and outcome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Intensive Care Med, 2017, 43(2):200-208. 

[6] Kolobow T, Gattinoni L, Tomlinson T A, et al. Control of breathing using an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lung[J]. Anesthesiology, 1977, 46(2):138-141. 

[7] Bein T, Weber-Carstens S, Goldmann A, et al. Lower tidal volume strategy (≈3 ml/kg) combined with extracorporeal CO2 removal versus 'conventional' protective ventilation (6 ml/kg) in severe ARDS: th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Xtravent-study[J]. Intensive Care Med, 2013, 39(5):847-856.

[8] Combes A, Fanelli V, TPham T, et al.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extracorporeal CO2 removal to enhance protect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SUPERNOVA study[J]. Intensive Care Med, 2019, 45(5):592-600.

[9] McNamee J J, Gillies M A, Barrett N A, et al. Effect of Lower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 Facilitated by 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 vs Standard Care Ventilation on 90-Day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RES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2021, 326(11):1013-1023.

[10] Combes A, Auzinger G, Capellier G, et al. ECCO2R therapy in the ICU: consensus of a European round table meeting[J]. Crit Care, 2020, 24(1):490.

[11]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医学学组. 体外膜式氧合治疗成人重症呼吸衰竭推荐意见[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 42(9):660-684.

作者简介



图片

姚孟英


  •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三科副主任,郑东院区RICU(2)病区负责,PCCM呼吸治疗基地主任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
  • 河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康复医学会意识障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运动康复分会常委
  •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呼吸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 河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郑州委员会常委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20-2025 北京医麦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9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