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登录
方式

为重症救治赋能

为患者康复加速

当前位置:首页 大医重症

势之已至,当谋其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教授专访

重症肺言发布于2021-07-18浏览 11624 收藏

梁宗安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专家简介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培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呼吸危重症学组组长
  • 四川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前任会长
  • 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重症医学专委会常委
  •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杂志常务编委等

1999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院长到华西医院访问时曾说“我们美国花了60多年的时间才形成这么一个体系,而你们想10~20年建成是不容易的,而且是很困难的”。呼吸治疗在我国经历20多年的发展后,梁宗安教授切实体会到了当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时光走笔,岁月成章


使疑难患者诊断明确,使危重患者康复,是最大的收获。


梁宗安教授的父亲是一名小学老师,高中毕业后,父亲帮他选择了医学院校。他的本意是去肾脏内科,当时他的导师是陈文彬主任,也是当时华西医院大内科主任,陈主任有意将他带入呼吸科,并对他说“呼吸科有肺炎、肺结核、肺癌、慢阻肺、肺心病,病人很多;另外,呼吸科也很有挑战,有危重症的问题,也有很多诊断不清的问题”。他笑称无论是当初学医还是后来选择呼吸科,都是被动接受。但在后来的工作中,他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也开启了他与呼吸病学的不解之缘。


1996年,梁宗安教授第一次出国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对他了解美国医院的文化、美国医学的文化以及医学技术相关专业的情况都非常重要,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也曾多次到国外学习深造,逐渐了解了更多国外医学领域的教育、临床、人才培养、学科体系等方面的情况。


他坦言自己在临床和教学方面较为擅长,但临床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稍微薄弱,但他会要求学生们强化基础医学的训练,并督促他们做科研,避免自己曾经遇到的瓶颈在学生们身上再出现,希望能让学生们有更好的发展。


对他而言,临床上最大的收获是能够使疑难患者诊断得以明确,以及使危重患者得以康复。在教学方面,他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在中国大陆建立了第一个医学技术系和第一个呼吸治疗专业。1997年,当时的华西医科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医学技术系,梁宗安任第一届系主任。这一举措填补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的空白,开创了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先河,为危重症医学专科研究方向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现在医学技术在我国大陆地区已经作为一级学科,很多大学也都单独成立了医学技术学院,四川大学也很快会成立医学技术学院,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欣慰的”。他见证了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最初的25张床位到现在将近300张床位的发展历程,这其中也包括了科室管理方面的巨大进步,这些都使他倍感成就。


呼吸之间,使命所系


呼吸治疗从最初发展到现在,始终在不断进步,仍面临很多问题。


20世纪90年代,医技方面人才主要为专科教育背景,本科人才匮乏。为了实现医学现代化,培养更高层次的医学技术人才成为国内的迫切需求;当时的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有意愿帮助中国建立本科层次的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制度,由此促成了在我国开设呼吸治疗专业。1996年,梁宗安教授第一次出国学习归来后,就着手在学校和医学院的领导下开展申办医学技术系的工作,1997年,CMB资助了90万美金帮助我国建立医学技术系。在当时,全国并没有专门从事呼吸治疗的人才,呼吸治疗工作绝大多数是由医生或者护士完成,但是由于医生临床任务较多,精力所限,他们很少能扎扎实实地从事呼吸治疗工作和管理呼吸机,而当时的护士几乎都是中专毕业,无论从知识体系、培训还是技能需求等方面均达不到呼吸治疗的专业要求,所以国内极度需要呼吸治疗专业人才。有了CMB的支持,华西医科大学在建立医学技术系时就开设了4个专业——呼吸治疗、康复治疗、营养治疗、影像技术。梁宗安既是国内第一位医学技术系主任,也是第一个呼吸治疗专业方向的负责人。


“其实刚起步的时候还真的遇到很多困难,现在我们还是在逐步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在国内建立一个新的专业确实不容易,最初我们的4个专业:影像技术是成型的,有专门的技师从事相关工作;康复治疗也是成型的,每个医院几乎都有理疗科做相关工作有一定基础;营养治疗也有相当的基础,每个医院都有营养治疗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呼吸治疗反而是全新的,到底应该怎么做?实际上我们也是到美国学习以后,才获得一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资料,然后我们才开始建设,过程中也得到很多美国大学的帮助。当时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技术学院的院长到我们这儿来访问,他说‘我们美国花了60多年的时间才形成这么一个体系,而你们想10~20年就建成是不容易的,而且是很困难的’,那是1999年,我还不以为然,20多年过去了,我确实体会到他当时说的话有非常深刻的道理。”


“呼吸治疗从最初发展到现在,始终在不断进步,目前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多,但仍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呼吸治疗师的岗位定位、呼吸治疗师从事哪些工作等。从健康中国甚至健康呼吸的角度出发,我们是需要呼吸治疗师这一职业的,比如说呼吸危重症医学科、ICU、急诊科、麻醉科、老年科,都需要相关人才从事呼吸治疗工作,这种需求不单是医院或科室的需求,更是从全民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国家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对呼吸治疗的需求量也较大,呼吸治疗专业的发展会逐渐完善。”


任何一个新职业要获得认可,首先需要领军人物或先行者们最先认识到这一职业的重要性。现代医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场景,即team work(团队合作),在一个治疗团队中,医生为主,其他成员为辅,在诊疗过程中,各个角色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在team work中,特别是对于危重症患者,呼吸治疗师绝对是不可缺少的。其次要使专业人员认可呼吸治疗(师)的重要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何使行政人员认可呼吸治疗(师)的重要性。有几个问题需要去解决:第一,职业的问题。2020年国家人社部已将呼吸治疗师作为一个新职业列入职业分类大典。第二,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将呼吸治疗师的职称系列也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系列中。第三,国家医政医管局要将呼吸治疗科列为医院的诊疗科目。第四,要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来做学术交流等相关的工作。第五,普通百姓的认可。


当我们的工作制度形成规范,其他职业都认可呼吸治疗师,呼吸治疗这件事就成功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管理见长,其学科进步、人才培养、医疗技术等很多方面都走在国内医院的前列。“我们的呼吸支持治疗中心拥有各个层次的呼吸治疗师,我们现在有将近100多人从事呼吸治疗及相关工作。因为相比之下医院体量很大,所以我们现有的呼吸支持治疗中心的呼吸治疗师主要从事日常呼吸治疗的核心工作,什么是核心工作呢?主要包括有创呼吸机的管理、气道的管理,尤其是通过支管镜或介入途径形成的气道管理,而一般的气道管理还是由ICU专科护士来完成。所以呼吸治疗师在我们医院工作的重要性是其他岗位取代不了的。当我们的工作制度形成规范,每个职业都认可呼吸治疗师,呼吸治疗这件事就成功了,这支队伍会逐渐壮大,工作也会越做越好。”


“我们现在正在编写呼吸治疗师的技能标准,这个标准出来以后,我们就有了一个模板,怎样才能达到呼吸治疗师的水平?相应地我们将职业分成了5个级别,分别是助理呼吸治疗师、呼吸治疗师、主管呼吸治疗师、副主任呼吸治疗师和主任呼吸治疗师。级别的划分我们考虑了2个方面:一是从就业指导的角度,有助理呼吸治疗师的级别已足够。二是从国家卫健委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系列来看,我们必须有初级的呼吸治疗师,中级的主管呼吸治疗师,高级的副主任和主任呼吸治疗师。这个标准制定出来,短时间也不会过时,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去培养人才,逐渐壮大我们的队伍。岗位定位和职称问题解决了,呼吸治疗师的职业发展就会更好。所以最初我们是计划从助理呼吸治疗师开始认证,现在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相关的职业标准。”


千磨万击,淬炼成钢


掌握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就能把诊断和治疗做得更好,也更有成就感。


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


“虽然我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更重要的还是一名医生。我自己最重要的体会就是掌握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就能把诊断和治疗做得更好,也更有成就感。”梁宗安教授给我们讲述了多年前的一个病例,那是他老师的父亲,突然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他和另一位心脏科医生去问病史和查体,但并未发现特别有价值的能够解释发病过程的线索。最后他认为老人家可能是自发性气胸,但患者已经拍了胸片,正位片和侧位片都没有发现气胸,当时他就有了疑问,然后又再次去认真地了解了整个过程,后来他还是认为只能用气胸解释患者的发病过程,他就联想到当初陈文彬主任同他讲过的局限性气胸,并且当时还发表了一篇关于局限性气胸的文章。发生局限性气胸时,胸腔积气量不多,但积气的区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这种情况往往需要通过斜位或者切线位胸片辅助诊断。他们很快又给患者安排了切线位胸片检查,很快就确认患者确实是气胸,然后快速进行了体位引流,最终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从这个例子我就觉得,第一,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要真正细致地去了解,否则无法解释发病过程。第二,老师教我的很多东西是非常有用的,很多老师在我学诊断学、内科学,甚至在我实习和参加其他培训时都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客观来讲,虽然现在医学已经是循证医学或者精准医学,但现代医学还是有经验医学的成分在里面。因为是经验医学,所以肯定有缺陷,而有缺陷就意味着可能会有遗憾。从1996年开始,我参与科室的医疗管理工作,遇到的有教训的案例也确实比较多,包括有时科室流或医院流程不完备,以及管理制度或要求不严格等,导致意外的发生,而这些意外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或影响。我自己觉得真正的好医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一是病人觉得你是好医生,因为我们医生面对的就是病人,好与不好,没有病人的意见肯定是不对的。二是针对医生专业的考评指标要达标。”

 

希望现在的年轻医生和医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按部就班地做好医生的训练。


“希望现在的年轻医生和医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按部就班地做好医生的训练,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医学教育制度有时感觉是偏离了培养医生的方向。我举个例子,有些学生大三时就跑来找我说‘梁老师我要读你的研究生’,结果他读大三时,刚好是学习病理学和诊断学的阶段,他就要决定以后做呼吸科的专科医生,这个会使他在以后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的这些课程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会不是很重视,结果就导致大学本科临床课程的学习存在不足。因为已经很早就定了做呼吸科专科医生,所以在住院医师培训时,他可能对心脏科、消化科、血液科等都没有那么重视。我们当初读本科时是绝对不会知道以后做哪个科的医生的,都是要毕业后分到哪个科才去做那个科的医生。此外,分到内科或外科,还要轮转完所有的专科以后,最后再定专科,所以在本科学习时就不会偏科,在内科做训练时也不会偏专科,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我觉得对医生是很重要的。”


“我经常说医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个金字塔,最下面的是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医学课程,中间一层是内科各个专科,最上面那一点点就是呼吸专科,这样你才会做一个好医生。我最想对年轻医生和医学生说的是,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先学好临床医学这些课程,再学内科专业的这些课程,最后再决定做专科医生。虽然你很早就决定以后做呼吸专科医生,但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能偏科。”


寄语后辈之从医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后记

呼吸治疗最早起源于美国,历经了60余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我国呼吸治疗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经历了新冠疫情,国人对呼吸治疗这一专业和呼吸治疗师这一群体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当前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梁宗安教授是我国呼吸治疗专业的创始人,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呼吸治疗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这一专业在我国落地生根作出了重要贡献。

路途虽漫漫,未来更可期。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20-2024 北京医麦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9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