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2013年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学会(ISHAM)-ABPA工作组提出的ABPA诊断标准是近10年来得到广泛采用的标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曾参考这一标准,制订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于2017年发表,并于2022年进行了修订,为推动我国ABPA的诊治和研究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ISHAM-ABPA工作组结合10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对2013年的共识进行了更新,发表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真菌病诊断、分类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以下就这一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明确是否致敏是变应性真菌病诊断的第一步。在三级医疗机构中,成人哮喘患者中烟曲霉致敏达25%,而在曲霉致敏个体中,接近37%会发生ABPA。因此,推荐在三级医院就诊的成人哮喘患者,都应进行烟曲霉致敏的检测。这样的“筛查”是有必要的,因为ABPA可发生在轻度哮喘,如果“漏诊”的话,发生支气管扩张的风险很高。曲霉特异性IgE免疫测定(界值0.35 kUA/L)是最常用于诊断曲霉致敏的方法,敏感度高(99%~100%),推荐作为曲霉致敏(包括ABPA)的筛查工具。如缺少这一检测方法,可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敏感度88%~94%)。
在怀疑ABPA的情况下,应检测以下指标:烟曲霉特异性IgE和IgG、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推荐IgE≥500 U/ml(酶免疫测定)作为诊断ABPA的界值;2013年共识建议的界值是≥1000 U/ml;较低的界值敏感度更高(分别为98%和91%)。烟曲霉特异性IgG自动免疫测定法的界值,不同检测方法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生产商的建议也有不同。指南建议采用相应的人群特异性界值或生产商给出的界值。
曲霉(或ABPM的其他真菌)气道内定植是启动和维持真菌免疫反应的关键。但痰真菌培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诊断ABPA方面都很低;另外从ABPA患者分离的真菌也难以确定其致病性,有时存在定植真菌与致敏真菌不一致的情况。因此指南推荐不采用痰真菌培养诊断ABPA,但推荐其用于诊断ABPM。与ABPA不同,反复分离出同一真菌对于诊断ABPM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痰真菌培养对于评估唑类耐药是必需的。
关于ABPA/M的诊断标准,在充分征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分别提出了ABPA和ABPM的诊断标准。强调在具有易患疾病(基础疾病)或有相应的临床‑影像表现的情况下,应考虑ABPA/M的诊断。与2013年共识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除了哮喘和CF之外,将支气管扩张和慢阻肺作为易患疾病,这与我们国内的专家共识是一致的;二是将“相应的临床‑影像表现”写进来,以便在没有明确“易患疾病”的患者也能诊断ABPA/M。
ABPA的诊断标准包括3条:①易患疾病(哮喘、CF、慢阻肺、支气管扩张)或相应的临床-影像表现;②基本条件,都应具备:①烟曲霉特异性IgE≥0.35 kUA/L,②血清总IgE≥500 U/ml;③其他条件,具备以下任何2个:①烟曲霉IgG阳性,②血EOS计数≥500/μl(可以是既往检测值),③胸部HRCT与ABPA一致的表现(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和高密度黏液),或胸片上与ABPA一致的游走性阴影。
在上述标准中,“相应的临床-影像表现”包括咯出黏液栓、指套征和游走性阴影、肺不张及其他影像表现。“基本条件”中,如果没有曲霉特异性IgE,1型皮肤试验阳性是认可的;如果其他条件都符合,血清总IgE<500 U/ml也可以诊断。因为总IgE的界值,少数情况下可以<500 U/ml;例如曾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老年人或发生ABPA之前的基础IgE水平低。“其他条件”中,烟曲霉特异性IgG可采用侧流测定法或酶免疫测定法检测;其界值必须根据特定人群制定。在没有人群特异性界值时,建议采用生产商的推荐值。高密度黏液是ABPA的特征性表现,即使其他条件不具备也可诊断ABPA。
除临床分类外,指南还建议对ABPA进行影像学分类,分为5种类型:①血清型ABPA(ABPA-S):肺CT上没有支气管扩张征象;②ABPA伴支气管扩张(ABPA-B);③ABPA伴黏液栓(ABPA-MP),有黏液栓但没有高密度黏液栓;同时存在支气管扩张和黏液栓者归类为ABPA-MP;④ABPA伴高密度黏液栓(ABPA-HAM);⑤ABPA伴慢性胸膜肺纤维化(ABPA-CPF):以下特征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肺纤维化、纤维-空洞病变、真菌球、胸膜增厚。需要说明的是,ABPA的其他影像表现还包括实变、小叶中心型结节(树芽征)、不张、马赛克灌注等,可单独发生,也可与ABPA-B、ABPA-MP、ABPA-HAM一起出现。对于ABPA-CPF,应除外ABPA并发慢性肺曲霉病。
声明: 转载的文章仅用于学术信息传播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1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4.7w
2
【规范与指南】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一版)
3.3w
3
【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2.5w
4
【指南与共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 (标准版)
2.1w
5
重磅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试行)(一)
1.7w
6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
1.6w
7
2015新版GOLD COPD指南摘译和解读
1.4w
8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1.4w
9
【指南共识】2014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休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
1.3w
10
MRSA肺炎:亚太专家共识
1.2w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