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症救治赋能

为患者康复加速

当前位置:首页 重症实战 病例集锦

一例强酸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救治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于2022-07-28 浏览 2562 收藏

作者:秦浩,张伟

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b8468ba4a26734e339ef16063bbc698b_.png

病例资料



一般情况
男性,26岁,在职工人,主诉:吸入强酸伴呼吸困难45天。


现病史

2021年11月5日患者工作时被高温(具体温度不详)60%醋酸、30%对苯二甲酸致伤,伤及头面及右前臂,同时吸入咽喉部约3秒,清水清洗约30分钟,咽喉部不适逐渐加重,伴呼吸困难。立即就诊于当地三级医院,予以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对症治疗。患者呼吸道分泌大量水性分泌物,11月8日分泌物减少,11月10日出现坏死黏膜脱落。11月18日停呼吸机辅助呼吸,更换为金属套管。11月20日患者咯鲜红色血,自述伴黏膜,量约20 ml,伴呼吸困难,予以血酶止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支持治疗无明显好转。


11月21日转诊至当地中心医院,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抗炎、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期间脱机困难,顽固性二氧化碳分压高,波动于60~100 mmHg。痰培养及肺泡灌洗液(BALF)基因检测示鲍曼不动杆菌,予以替加环素联合依替米星抗感染。11月31日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提示右下肺动脉可疑栓塞,给予抗凝治疗(利伐沙班15 mg bid),12月13日气管镜示气管中下段黏膜可见白色斑片样改变,双层支气管可见多支支气管黏膜白色息肉样凸起,整个支气管黏膜呈广泛凹凸不平改变,右肺上叶开口、中叶及左侧舌叶、下叶为著。


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于2021年12月21日就诊于我院,急诊以“气管吸入性损伤”收治入院。


既往史及其他
既往体健,已婚未育。

体格检查

T 36.8℃,P 78次/分,R 18次/分,BP 146/97 mmHg。神清,气切管固定在位,双肺呼吸音偏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余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 胸部CT(外院,2021年11月18日):双肺斑片影,不明显(图1)


图片

图1  患者胸部CT(2021年11月18日)


  • 胸部CT(外院,2021年11月26日):双肺少许斑片影(图2)


图片

图2  患者胸部CT(2021年11月26日)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外院,2021年12月13日):可见支气管黏膜白色突起,未行特殊处理。


入院诊断

强酸吸入性损伤,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后,肺栓塞待排?


初步治疗

入院后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莫西沙星抗感染空肠营养联合静脉营养、保肝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拟行气管镜下清理。


b8468ba4a26734e339ef16063bbc698b_.png

入院检查


入院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8.53×109/L,NEU% 81.1%,LYM% 11.0%,RBC 4.09×1012/L,Hb 112 g/L,PLT 100×109/L。
凝血功能:INR 1.37 s,D-二聚体0.65 μg/ml。
炎症指标:PCT 0.498 ng/ml,CRP 59.4 mg/L,ESR 2 mm/h。
电解质:Na 139 mmol/L,K 3.2 mmol/L,Ca 1.97 mmol/L。
血气分析:pH 7.381,PaCO2 66.9 mmHg,PaO120.7 mmHg,BE 11.8 mmol/L,Lac 1.1 mmol/L(吸氧浓度40%,PEEP 8 cmH2O,VT 400 ml)。


影像学

患者12月21日和22日X线胸片并未发现明显问题(图3)


图片

图3  患者入院后X线胸片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2021年12月22日)

镜下可见右中间支气管及左上叶、左舌叶支气管腔内见鹅卵石样肉芽增生,较前加重,肉芽直径为2~3 mm,左舌叶支气管开口部分阻塞,气管及左右两侧其余各叶段支气管黏膜轻度炎性改变(图4)。气管镜病理:(左舌叶支气管腔内肉芽)支气管黏膜被覆鳞状上皮,黏膜下血管扩张,纤维组织增生,间质淋巴浆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呈肉芽样改变,符合醋酸烧伤后修复性改变。


图片

图4  患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2021年12月22日)


图片

诊治经过



病情变化
气管镜检查后,患者神志转昏迷,查血气,PaCO2 115 mmHg,给予镇静、肌松、小潮气量、低频率、低PEEP通气30 min后好转,后患者神志转清。考虑患者为重度气道吸入性损伤,修复期,远端气道水肿明显;加用甲强龙40 mg iv bid、布地奈德雾化2次/d缓解气道痉挛;同家属交代预后较差,不排除需做肺移植的可能性。

12月24日患者出现发热,Tmax 38.0℃,考虑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能,加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留取血培养,痰及血送检mNGS。血常规示WBC 11.41×109/L,NEU% 79.7%,LYM% 11.3%,RBC 3.48×1012/L,Hb 97 g/L,PLT 101×109/L。炎症指标:PCT 0.1 ng/ml,ESR 8 mm/h。

患者自觉胸闷较前加重,呼吸困难明显,查血气,pH下降,PaCO2较前明显升高(图5);给予镇静、肌松,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呼气时间、基本通气量)无明显好转。

图片

图5  患者血气分析结果(2021年12月24日)



V-V-ECMO治疗

同家属交代病情严重性,家属同意行V-V ECMO治疗。12月24日21:50紧急床边行V-V ECMO治疗,ECMO流速4 L/min,气体流量5 L/min。上ECMO后患者PaCO2逐渐下降(图6)。床旁胸片显示ECMO管路位置良好(图7)


图片

图6  患者血气分析结果(11月24-25日)


图片

图7  建立ECMO后患者床旁胸片(2021年12月24日)


12月25日早给予盐酸精氨酸5 g静滴预防碱中毒,后pH逐渐降至正常水平。在ECMO和呼吸机的支持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抗感染,12月25日已经停用激素,口服万古霉素。给予空肠喂养,可少量口服食物。输血、补充白蛋白、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


12月26日BALF回报C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提示多黏菌素敏感,但患者体温正常,血感染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平稳,感染指标较前下降,营养状态较前改善。


ECMO期间(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7日)

2021年12月30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气管镜可见气道内分泌物明显增多,感染指标水平较前升高,结合患者既往培养到CRAB,改为多黏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停用莫西沙星,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2022年1月5日患者再次出现高热,再次留取血培养及mNGS,考虑患者导管较多(ECMO、PICC、IBP),不排除血流感染可能,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并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后血培养回报纹带棒状杆菌;痰mNGS回报鲍曼不动杆菌;血mNGS回报鲍曼不动杆菌和纹带棒状杆菌。对症支持治疗,等待肺移植。


检验结果变化情况

2022年1月7日,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氧合指数明显下降(图8)


图片


图片

图8  患者炎症指标和氧合变化情况


影像学变化

2022年1月7日凌晨患者出现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最低至40%(ECMO流量5 L/min,氧浓度100%,呼吸机纯氧通气),床旁胸片提示双肺不张(图9),气管镜进入气道后可见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大量血性分泌物,吸尽后考虑左舌叶活动性出血,给予凝血酶局部保留灌注止血治疗,拟行急诊肺移植手术。


图片

图9  患者影像学变化情况


双肺移植手术(2022年1月7日)

右肺移植:16:30开始吻合右支气管-动脉-静脉,17:30右肺移植完成。
左肺移植:19:10开始吻合左支气管-动脉-静脉,20:25左肺移植完成。
术后患者氧合能够维持,故撤离ECMO,转入胸外科ICU。

肺移植术后

病理:支气管黏膜脱落坏死,黏膜下血管扩张充血;局部受累肺组织呈出血性改变,肺泡腔内见大量红细胞、少量淋巴浆细胞及巨噬细胞聚集(图10)


图片

图10  肺移植术后病理


  • X线胸片:术后胸片可见患者双肺情况较好(图11)


图片

图11  肺移植术后病理


移植术后(2022年1月7-16日)

1月7日,肺移植术前送检痰及血mNGS、肛拭子培养、EBV抗体等,其中血液mNGS查见鲍曼不动杆菌、灌洗液mNGS查见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肛拭子查见阴沟肠杆菌及CRE(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EBV抗体弱阳性。术后给予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卡泊芬净抗感染;更昔洛韦抗病毒;环孢素及甲强龙抑制排异;监测CMV抗体变化情况。


1月10日,移植后mNGS结果回报:灌洗液查见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人类疱疹病毒、细环病毒;血查见细环病毒。


1月10日,X线胸片提示左肺通气欠佳(图12)。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再次完善血培养及mNGS检查,结合前次mNGS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改为多黏菌素B+卡泊芬净+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体温峰值较前下降,但仍反复有低热。


图片

图12  患者X线胸片(2022年1月10日)


1月12日前次mNGS结果回报:痰液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左侧胸腔痰液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右侧胸腔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胸液黏稠。患者使用美罗培南后精神症状明显,改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卡泊芬净+万古霉素抗感染,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每日气管镜检查可见右主支气管远端1.5 cm处可见移植肺吻合口,表面见脓苔附着(图13),不排除纵隔瘘可能,加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1月16日转入呼吸科病房。


图片

图13  患者X线胸片(2022年1月14日)


肺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病往往进展迅速,不但影响移植物功能,而且严重威胁受者生命安全,因此建议对高危患者使用局部和/或系统性抗真菌药物预防。高危因素包括:术后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气道吻合口病变、痰液引流能力变差、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局部用药推荐两性霉素B,全身用药一线推荐伏立康唑、泊沙康唑,二线推荐卡泊芬净等,推荐预防疗程4~6个月。


——《中国肺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规范》



移植术后(2022年1月16日至2月9日)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逐渐降低呼吸机支持力度,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期间多次进行血、痰及胸水mNGS,后逐渐停用多黏菌素、更昔洛韦及万古霉素。
1月19日复查CD4+淋巴细胞计数低,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0.96 g,2次/d。
1月24日更换为金属气管切开套管;复查分泌物培养及淋巴细胞计数,停用卡泊芬净及SMZ。
1月25日复查胸部CT平扫:两下肺不张,肺实变影(图14)


图片

图14  患者胸部CT(2022年1月25日)


1月27日拔除所有胸管。

1月28日拔除金属气管切开套管及鼻空肠管,改为经口雾化两性霉素B后患者呛咳明显,停用两性霉素B,改为泊沙康唑混悬液5 ml 3次/d口服。

1月29日复查胸部CT平扫:拔除两侧胸管,肺部情况较前好转(图15)


图片

图15  患者胸部CT(2022年1月29日)


2月1日停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改为莫西沙星口服抗感染。

2月7日复查胸部CT平扫:两肺情况好转,右主支气管尚存少许病变(图16)


图片

图16  患者胸部CT(2022年2月7日)


气管镜检查(2022年2月8日):右主支气管远端1.5 cm处可见移植肺吻合口,吻合口未见明显狭窄,表面见脓苔附着,原有吻合口纵隔瘘位置未见明显瘘口,脓苔吸出后送检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右上叶及右中间支气管远端各叶段支气管通畅。左主支气管远端约4 cm处可见移植肺吻合口,吻合口通畅,吻合口上、外侧壁可见脓苔附着(图17)。灌洗液培养:草绿色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


图片

图17  患者气管镜检查(2022年2月8日)


2月9日出院,莫西沙星+泊沙康唑抗感染,环孢素及甲强龙抗排异,嘱监测环孢素浓度,定期复查支气管镜。


图片

小结


强酸吸入性损伤诱发气道黏膜病变,存在急性气道梗阻及出血可能。
V-V ECMO技术在救治危重症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mNGS技术在疑难危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中具有指导价值。
免疫抑制宿主的抗感染治疗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简介




图片

张伟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介入治疗装备学组副组长

近年来以第一/共一/通讯在JAMA等杂志发表14篇论著,累计IF超过120分,他引超过1900次

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荣获 “上海优秀青年呼吸医师”称号




图片

秦浩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师

专业方向为机械通气、危重症监护及呼吸介入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呼吸内镜资深讲师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呼吸内镜分会委员

上海呼吸治疗联盟核心成员

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及参译多部著作

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多篇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20-2024 北京医麦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983号